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在守正创新中深化发展 不断增强巡视巡察震慑力穿透力推动力
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丨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坚定贯彻实施宪法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发布时间:2024-12-05  来源: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字体大小[ ]

   坚定贯彻实施宪法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坚定贯彻实施宪法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本官微评论员

  宪法是安邦定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国家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纵观新中国宪法的诞生、发展与实践,宪法始终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最高法律遵循和根本法律保障。

  从“五四宪法”到“八二宪法”

  制定和实施宪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今年是我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颁布70周年。在杭州西子湖畔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里,一件件珍贵文物、一份份文献资料,讲述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五四宪法”的光辉历程。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正式诞生。这部宪法跳出了一切旧宪法的窠臼,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果,体现了党在过渡时期的理论、路线、纲领、政策,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奠定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石,也为维护新中国国家安全特别是政治安全、制度安全提供了根本法律保障。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成为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方针。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我国现行宪法,即“八二宪法”。此后,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先后5次对这部宪法作出重要修正,共通过52条宪法修正案条文,在总体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发展的成果,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对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深远影响。

  从“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

  从“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原创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从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谋划、来推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从设立国家宪法日、确立宪法宣誓制度,助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的氛围,到推进合宪性审查、完善备案审查制度,更好保证宪法实施,再到建立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制定国歌法,修订国旗法、国徽法,不断完善宪法体系,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坚定维护宪法权威,深入推动宪法实施的突出特质与鲜明底色。特别是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优势和制度优势。

  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奇迹之中彰显出“中国之治”的成就,奇迹背后蕴含着“中国之制”的密码。“中国之治”的本质就是“制度之治”,通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而把国家制度的显著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的是国家的重大制度和重大事项,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总括性、原则性、纲领性、方向性。可以说,我国宪法既是规定“中国之制”的根本大法,也是支撑“中国之治”的法律基石。

  进入新时代,“国家安全依法之治”成为“中国之治”的重要篇章。我国宪法作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对维护国家安全作出一系列重要规定,包括维护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维护祖国统一、依法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等,为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总依据、总源头。

  时间越久远,事业越发展,我们就越加感受到宪法的力量。迈上新征程,国家安全机关必须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隐蔽战线的神圣使命,切实将宪法精神、宪法原则、宪法规定贯穿到国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在法治轨道上加快构建国家安全机关工作新格局,为开创“中国之治”新境界筑牢安全屏障。

中国法治新闻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